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王阳明《拔本塞源论》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
原文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俯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 以济一身之用。
(节选自明代王阳明《拔本塞源论》)


译文
    学校之中,只把成就德性作为职事。而才能的差异,或者有擅长礼乐的,擅长政治教化的,擅长水土种植的,那么学校在成就德性的过程中,也就趁机让他们才能得到增益和提高。等到德性完满就委以任务,那么就让他终身都在这个职位上,不做替换。任用他的人只想着和被任命的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安定百姓的生活,只考虑他的才能是否适合这一职务,不以地位高低评价人,不以工作轻松与否定善恶;而被任命的人也只想着与任命他的人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百姓生活的安定,如果自己的才能适合这一职业,即便是终生劳累,也不会觉得辛苦,即使从事低微的工作,也不会觉得卑贱。当时,世人和睦相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彼此就像家人一样亲近。因此才能素质低的人会满足于农夫、工匠、商人等身份,各自致力于自己的职业,互帮互助地生活,不会奢望更高的地位,不会羡慕更好的境遇。像皋陶、夔、后稷、契那样优秀的人,各自主动为天下百姓发挥他们的才能,都像在做自己家的事情一样,有人缝衣做饭、调配物资,有人制作器具,他们汇集主意齐心协力,来寻求实现自己上侍奉父母、下抚育妻儿的心愿,唯恐遇事时或有懈怠而加重自己的负担。所以后稷努力耕作,虽然不懂得教化百姓,却不以为耻,他看到契善于教化百姓,就会觉得自己也善于教化;夔掌管音乐,却不以不懂礼法为耻,他看到伯夷精通礼法,就会觉得自己也精通礼法。心学是纯粹易懂的,如果一个人完全成就了万物一体之仁,他就会精神贯通、志气流通,也就不存在彼此、物我之分。拿人的身体做比喻,眼睛看、耳朵听、手持物、脚走路,这样有益于整个身体才能发挥作用。


相关文言文
王阳明《拔本塞源论》原文及翻译
魏禧《答门人林方之》原文及翻译
曹植《洛神赋》原文及翻译
《张季鹰闻琴遇贺循》原文及翻译
《张蕴古为大理丞》原文及翻译
林纾《记九溪十八涧》原文及翻译
《明史·周弘祖传》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郭璞葬地》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黄鲁直诗》原文及翻译
《沉香化炭》原文及翻译
檀萃《犀池》原文及翻译
《梁书·王茂传》原文及翻译
《草堂集序·李白传》原文及翻译
《读通鉴论·忠佞不并立》原文及翻译
《今朝有酒今朝醉》原文及翻译
《陈氏荣乡亭记》原文及翻译
袁枚《随园诗话》原文及翻译
《谢安赴宴》原文及翻译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及翻译(二)
《阮咸借驴追婢女》原文及翻译
《循表夜涉》原文及翻译
《明儒学案·高攀龙传》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赞公少公》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寄张世文》原文及翻译
《传习录·答欧阳崇一》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传习录》(看书不能明,如何)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送骆蕴良潮州太守序》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两浙观风诗》序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聂文蔚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书黄梦星卷》原文及翻译
《遁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