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善说·蘧伯玉使至楚》原文及翻译
说苑
原文:
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曰:“敢问上客将何之?”蘧伯玉为之轼车。公子皙曰:“吾闻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耶?”蘧伯玉曰:“谨受命。”蘧伯玉见楚王使事毕坐谈话从容言至于士,楚王曰:“何国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楚王大悦。蘧伯玉曰:“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曰:“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吴受而相之。发兵攻楚,堕平王之墓。伍子胥生于楚,吴善用之。蚡黄生于楚,走之晋,治七十二县,道不拾遗,民不妄得,城郭不闭,国无盗贼,蚡黄生于楚而晋善用之。今者臣之来,逢公子皙濮水之上,辞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耶?’又不知公子皙将何治也?”于是楚王发使一驷,副使二乘,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子贡见太宰嚭,太宰嚭问曰:“孔子何如?”对曰:“臣不足以知之。”太宰嚭曰:“子不知,何以事之?”对曰:“惟不知,故事之,夫子犹大山林也,百姓各足其材焉。”太宰嚭曰:“子增夫子乎?”对曰:“夫子不可增也。夫赐犹一累壤也,以一累壤增大山,不益其高,且为不知。”太宰嚭曰:“然则子有所酌也。”对曰:“天下有大樽而子独不酌焉,不识谁之罪也。”赵襄子谓仲尼曰:“先生见人主七十君矣,而无所通,不识世无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仲尼不对。异日,襄子见子路曰:“尝问先生以道,先生不对。知而不对则隐也。隐则安得为仁?若信不知,安得为圣?”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梃①,岂能发其声乎哉?”
(节选自《说苑·善说》)
【注】①梃,通“莛”,草本植物的茎。
译文:
蘧伯玉出使到楚国,在濮水岸上遇见公子皙。子皙说:“请问贵客将要去哪里?”蘧伯玉在车上扶轼向他表示礼敬。公子皙说:“我听说上士能用神色委托,中士能用言语委托,下士能用财物委托,这三句话姑且能够委托吗?”蘧伯玉说:“我恭谨地接受您的吩咐。”蘧伯玉拜见楚王,出使的公事完毕后,与楚王坐下谈话,从容地谈到了士人。楚王问:“哪个国家士人最多?”蘧伯玉说:“楚国士人最多。”楚王十分高兴。蘧伯玉(又)说:“楚国士人最多,但楚国却不能任用。”楚王惊惧不安地说:“这话怎么讲?”蘧伯玉说:“伍子胥生长在楚国,逃亡到吴国。吴国接纳他并用他做国相,发兵攻打楚国,毁坏了楚平王的坟墓。伍子胥生在楚国,吴国(却能)很好地任用他。蚡黄生长在楚国,跑到了晋国,治理好七十二县,路不拾遗,百姓不妄取,城门不关闭,都城无盗贼。蚡黄生长在楚国但晋国(却能)很好地任用他。这次我来楚国,在濮水岸上遇见了公子皙,他对我说:‘上士能用神色委托,中士能用言语委托,下士能用财物委托,这三句话姑且能够委托吧?’又不知道公子皙将治理哪里?”于是楚王派出使者驾上驷车一辆,副使车二辆,到濮水岸上追赶公子皙。子皙返回,受到楚国重用,是蘧伯玉的力量。子贡谒见太宰嚭,太宰嚭问他说:“孔子这人怎么样?”子贡回答说:“我还不能够了解他。”太宰嚭问:“你不了解他,为什么要侍奉他(拜他为师)呢?”子贡回答说:“正因为不了解,所以侍奉他(拜他为师),孔子好比大山林一样,百姓能从他那里满足各自的需求。”太宰嚭问:“你对先生有什么增益吗?”子贡回答说:“先生是不能增益什么的。我好比一堆泥土,用一堆泥土来增添大山,不仅不能增加大山的高度,而且是不明智的。”太宰嚭说:“那么你应该有所收获了。”(子贡)回答说:“天下有大酒樽,但只有你不去斟饮,不知道这是谁的过错。”赵襄子对孔子说:“先生求见诸侯国七十多个国君了,但没有什么地方行得通。不知道是这世上没有英明的国君呢?还是先生的主张,本来就行不通?”孔子不回答他。后来,赵襄子见到子路,便问他:“(我)曾经拿先生的主张问先生,先生不回答。知道却不回答是隐瞒(自己),隐瞒(自己)怎么称得上仁厚?假如的确不知道,怎么能称为圣人?”子路说:“假设用草茎去撞击天下的鸣钟,难道能使它发出声音吗?”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