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荀彧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
原文:
建安元年,太祖击破黄巾军,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荀彧劝太祖曰:“昔晋文内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乃心无不在王室。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昌。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三年,太祖与袁绍相拒。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绍退走。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后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节选自《三国志·荀彧传》)
译文:
建安元年,太祖击败黄巾军,汉献帝从黄河以东返回洛阳。荀彧劝太祖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心无时不系于王室。如果能趁此机会,拥戴天子以顺从民心,这是大顺;主持正义以纳英才俊杰,这是大德。这样,天下虽有人叛逆,必定不会成为我们的忧患,这是很清楚的。”于是太祖到了洛阳,迎接天子迁都许昌。天子任命太祖为大将军,提升荀彧为汉侍中,代理尚书令。建安三年,太祖与袁绍相抗衡。荀彧说:“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建安五年,与袁绍连续交战。太祖保守官渡,被袁绍包围。太祖军粮将尽,写信给荀彧,与他商议可否退兵许昌以引开袁绍军队。荀彧回信说:“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项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对方的情势显现他们的势头已经耗尽,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太祖于是留了下来。进而以奇兵偷袭袁绍的其他军营,斩杀了他的大将,袁绍退走。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认为太祖应晋爵为国公,得到九锡的最高礼遇,以表彰他特殊的功勋,他们就此事秘密征求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太祖本是起兵以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着忠诚之心,保持退让的实际行动,不应该这样做。太祖从此心中对他产生了不满。正好遇上征讨孙权,太祖上表请求派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乘机擅自扣留荀彧。后来荀彧忧郁而死,享年五十岁。追谥为敬侯。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享受天子的礼遇。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