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觐《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原文及翻译
李觐
原文:
南川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二州之赋贡与其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夥可识已。虽然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①,虔无有也。疑其去京愈远,风化之及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
故人许某踵予门,道虔州石城进士温某之为人曰:“温君少时,求禄而莫之得,慨然自谓:‘______’乃图山泉美好处,莫居柏林,因作讲学堂,房数十其楹。凡书在国子监者,皆市取,且为楼以藏之。孜孜以教子弟、礼宾客为己任。”许君,不妄人也,今其所称,与向之疑者不类,是虔之福欤。
自古圣人之德业,举在于书。圣人者,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也。天地万物之常而圣人顺之,发乎言,见乎行事。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有意于圣人,则岂一家而已,邻里乡党庶乎偃伏②之矣。然则虔人之成大名、至大官,盖未易知,尚何吉之愧哉?
柳子厚于楚越间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犹有记,以启好游者。今有人为藏书之楼,非特山水之胜,记之以启好书者,不亦可乎?子欲一至栏边,四顾天外,江山进前,文史相对。清风兮我扇,白云兮我盖。召屈原于湘鱼之口,呼李白于海鲸之背。漱宝玉之余润,拭明珠使去颣③。酒酣兴尽,交揖而退。其乐可言耶?而未之得也。
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注释】①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意思是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②偃伏:这里用来比喻道德教化产生的影响。③颣:疵病,缺点。
译文:
南川从豫章西上,一个大州称“吉州”,还有一个大州称“虔州”。二州的税收和它们的陈情诉讼,世人认为是最严重的,而那里的很多百姓都是可以读书识字的。虽然吉州很多君子,在朝廷做官的人接连不断,而虔州没有。(我)怀疑虔州距离京城较远,被教化的人少,依仗其经济富庶,来放纵安逸享乐,也是可以的。
老朋友许某造访我家,谈起虔州石城进士温某的为人时说:“温君年少的时候,追求仕途而不得,叹息着说‘不能够得到身外的功名,何不追求内在精神,不只是我自身受益,也应该让子孙后代受益’。于是就寻找山水美景,没有比柏林更好的地方了,于是在此建造学堂,建了几十间房子。凡是国子监有的书,(他)都在集市买到,而且建造书楼收藏起来。把专心教导子弟,礼待宾客当作自己的重任。”许君,不是虚妄轻浮之人,今天他的称赞,和之前(我)的怀疑是不同的,这是虔州的福气啊。
自古圣人的德行与功业,全在于读书。圣人,不是巧诈和虚浮不实,是天之常道,地之常理,万物之常情。天地万物的固定不变,圣人顺应它们,表现在说话上,体现在做事中。如今温君勤苦藏书,是有意做圣人,那么哪里是一家受益而已,邻里乡党几乎都会受教化。这样将来虔州成大名,做高官的人,可能不可估量,与吉州相比还有什么惭愧的呢?
柳子厚在楚越间游览山水,如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并有记文,用来指引喜欢游览的人。今天有人建藏书楼,不只是有山水美景,我写记文用来引导喜欢读书的人,不也是可以的么?我想要走到书楼围栏边,环顾周围的田地,江水山林在眼前,文学史籍与我相对。清风是我的扇子,白云是我的冠盖。召唤湘水鱼口中的屈原,呼唤海上鲸背上的李白。漱宝玉,拭明珠,酒喝到尽兴,互相行礼而别,其中的快乐怎么能够言说呢?但现在还没有得到这种快乐。
皇祐五年秋七月庚子记。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