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侯方域《太子丹论》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
原文
    天下有以绳墨之论,而挫英雄之志气者,如以荆轲为盗是也。况狃于成败之形,而不察于确然之数,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后之国家者处仇敌之法也? 
    昔者燕太子丹遣荆轲入秦,刺始皇不中秦人来伐燕王喜斩丹头以献于秦国竟以灭。宋儒曰:“丹有罪,故书‘斩’”。呜呼,丹之心事可以告之于皇天后土而无憾矣!本意欲杀敌,不遂则死,已决绝于易水送轲之日矣。其书“斩”者,固其所笑而不受也。 
    然则何以罪丹乎?曰“召衅也”。夫强秦之欲灭燕,岂待有衅哉?彼六国之见灭者,又坐何衅也?刺亦亡,不刺亦亡,三尺童子能辨之矣。即云幸而苟延焉,乃蜉蝣之朝夕也,尚不得为蟪蛄之晦朔也。有两人行而遇虎者,其一惶恐拜跪而乞哀以死,其一大呼奋臂斗不胜而死,而论者顾以乞哀为智,以大呼奋臂为狂佻而撄虎之怒,则何其愚且谬也! 
    且太子丹之遣轲也,或筹之熟矣。秦之横行而不可御,乃天下惊魂震魄,自慑服于秦,非秦果能治天下也。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相去几时?秦既无德以入人,其势又非蟠结而不可动,设一旦其万乘之君死于匹夫之手,国有不内乱乎?天下豪杰因以知其不可畏,而太子丹者,且收合六国之余烬以西向而前,吾恐嬴氏之亡,不待沛公之入关矣。其以泄暴秦之威,而倡天下之义,莫此一击若也。他日张良之椎盖犹踵荆轲之剑而为之也,其不能成,则天也。 
故荆轲之与聂政①,不可同日语也。 
    宋人有见战国之世,圣人之道不明,先王之法不立,其公子养客而侠士轻生,故一切以儒者之论绳之。恶聂政之以私害公,而并及之于轲,恶原、尝、春申之属而并及于太子丹。 
    然则轲可为忠臣,丹可为孝子乎?曰:由今日论之,轲可为忠臣矣。而要之,其人则英雄而感恩者也,设其遇严仲子,未必不为之用也。若太子丹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选自《侯方域散文集》) 
【注】①聂政:战国时的刺客。严仲子与相国侠累争权结怨,求他代为报仇。他入相府刺杀侠累,然后自杀而死。 


译文
    天下有死板运用旧规矩论事,而挫伤英雄志士豪气的事,譬如把荆轲看作盗贼就是这样。况且拘泥于只看结果的成功或失败,而不去分析实际情况如何,对忠臣孝子被形势所迫的深沉用心和艰苦卓绝的行动,不顾念怜惜他的不幸,反而认为他有罪,那怎么作为后来国家的人对待仇敌的法则呢? 
    从前,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秦国人来讨伐燕国,燕王喜斩了太子丹的头,把它献给秦国,而国家最终灭亡了。宋代儒者说:“太子丹有罪,因此在记载他事迹的书上写‘斩’字。”太子丹的心事可以把它告诉皇天后土而无可遗憾了。他本来的心愿,要是杀敌不成功,就情愿死去,这在易水边上送荆轲的时候就打定主意了。那为他写的“斩”字,本是他所讪笑而不接受的。 
    既然这样,那么用什么来给太子丹论罪呢?说他“招惹事端”。那强大的秦国想要灭燕,难道还用等对方来挑起事端吗?那六国被灭又是因为什么事端呢?刺也会亡,不刺也会亡,三尺高的小童也明白这个道理。即使说有幸能延缓灭亡的时间,也就是像蜉蝣朝生夕死罢了,就连像蟪蛄那样从月初活到月末也做不到。有两人一同赶路遇到了虎,其中一人害怕地跪下叩头,乞求哀怜而被咬死,其中一人大喊着挥臂搏斗,不能战胜也死了。评论的人却只把哭着哀求看作是机智,把大喊着挥臂搏斗看作是发狂,(认为)他轻率地触怒了老虎。这是多么愚蠢荒唐的评论啊! 
    再说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或许是谋划得很严密的。秦的横行天下不可抵挡,只是因为天下人魂魄震惊,自己害怕而慑伏于秦国之下,不是秦国真的能制御天下。大泽乡揭竿而起,振臂一呼,秦朝天下随之土崩瓦解,两件事相隔能有多远?秦国既然没有德行使贤才入国,它的势力又不是坚牢得不可动摇,假设一旦万乘之君忽然死在一个平常人的手里,国家能不出现内乱吗?天下的豪杰也会因此而知道秦是不值得害怕的,而太子丹,将要招集聚合六国的残余力量,向西面进军,恐怕嬴氏的灭亡不用等到沛公入函谷关了。用这个举动来泄暴秦的威风,而倡议号召天下人的,没有能与这一击来相比的。后来张良的遣壮士椎刺秦王,还是步荆轲剑刺秦王的后尘而做的,他的不能成功是天意。 
    所以荆轲、聂政不能混为一谈。 
    宋朝有人对战国社会的看法是:圣人的主张不昌明,先王的法则不确立,那些公子养食客,于是侠客就为他卖命。所以一切都拿这儒者的评论去衡量它。憎恶聂政的以报私仇害国家而牵连到荆轲。憎恶平原君、孟尝君、春申君这类人而牵连到太子丹。 
    既然如此,那么荆轲可以算忠臣,太子丹可以算孝子吗?回答是:由今天来评论,荆轲可以算忠臣了。而评价他这个人,则是英雄又重情谊的人。如果他遇到严仲子,未必不会被严仲子所用。至于太子丹这个人,说他的精神同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相关练习:
侯方域《太子丹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侯方域《太子丹论》原文及翻译
《涸泽之蛇》原文及翻译
苏辙《龙川别志》(张公安道尝为予言)原文及翻译
《游榄山记》原文及翻译
庚信《春赋》原文及翻译
宋濂《霞川集序》原文及翻译
《徐乐轩〈樵歌〉序》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原文及翻译(二)
《百战奇略·罚战》原文及翻译
《晏以王者爱人》原文及翻译
苏辙《龙川别志》原文及翻译(二)
罗大经《山静日长》原文及翻译
《商君书·徕民》原文及翻译
《刘滂传》原文及翻译
《旗亭画壁》原文及翻译
《国语·阎没叔宽谏受贿》原文及翻译
《东坡志林·官职篇》原文及翻译
诗经《硕鼠》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期贤》原文及翻译
《大戴礼记·国不务大》原文及翻译
《范文正荒政》原文及翻译
《明史·赵贞吉传》原文及翻译
诗经《十亩之间》原文及翻译
诗经《陟岵》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与吴骏公书》原文及翻译
《司成公家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八阵图序》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原文及翻译
《与宋公子牧仲书》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赠丁掾序》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宁南侯传》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悯獐》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贾生传》原文及翻译
《李姬传》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