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
文言文大全 | 练习大全 | 作者分类
  
  
《读通鉴论·武帝》原文及翻译

读通鉴论
原文
    情之所发,才之所利,皆于理有当焉。而特有所止以戒其流,则才情皆以广道之用。止才情之流者,性之贞也。故先王之情深矣,其才大矣,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而一顺乎道。武帝曰:“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有是心,为是言,而岂不贤乎?戒后世以为情,立大法、谨大防以为才,固通志成务者所不废也。然而终以丧德而危天下者,才利而遂无所择,情动而因溢于他也。因是而慕神仙、营宫室、侈行游,若将见为游刃有余之资,可以唯吾意而无伤;而淫侈妖巫之气,暗引之而流。无他,才无所诎而忘其诎于道,情无所定而不知定以性也。固其得于天者,偏于长而即有所短。而方其崇儒访道,董仲舒、倪宽之流,言道言性,抑皆性道之邪郭①,而味其精核,无能做所不逮,而引之深思以自乐其天也。虽然,武帝之能及此也,故昭帝、霍光承之,可以布宽大之政,而无改道之嫌。宋神宗唯不知此,而司马君实被三年改政之讥,为小人假绍述以行私之口实。则武帝之为此言也,其贤矣乎!
(选自《读通鉴论·卷三武帝》,有删改)

译文:
    情感的抒发,才能的运用,按道理而言都应该有适当的度。必须有所节制来防范其引发祸乱,这样才能和情感都能得以用于正道。能够节制才情不使其引发祸乱的,是坚贞的性格。所以先王的情感深沉,才能卓越,用以会通统一天下民众的志向、成就天下的各种事务,并全都与正道一致。汉武帝说:“朕不变更制度,后世就没有可以效法的准则;不出师征伐,天下就不能安宁,做这些事就不得不使百姓劳苦。如果后世也像朕一样,则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汉武帝能有这样的心思,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不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吗?以告诫后世为情,以立下根本法则、树立严格的原则界限为才,这本来就是会通统一天下民众的志向、成就天下各种事务的人所不废弃的。然而他最终因为失德而危及天下,是由于才能得以施展后便无所选择,情感萌动以后便顺势泛滥到了其他事物上去。因此他羡慕神仙长生不老,营造宫室,大肆巡游,似乎现在还有游刃有余的资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而毫无妨碍;但是奢侈浪费、装神弄鬼之气,暗中将汉武帝的才能和情感都引向祸乱。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才能没有地方屈服而忘记使其屈服于正道,情感无处安定而忘记使其安定于本性罢了。所以从上天得到的东西,如果只偏爱其长处则必定会有其短处暴露。当汉武帝热衷于崇尚儒学、访求道术的时候,董仲舒、倪宽之流,大谈本性与正道,可是他们所谈论的都是本性与正道的表层含义,因此品味出的要义,不能够指出告诫汉武帝的不足之处,引导汉武帝深刻反思而乐于顺从自己的天命。尽管如此,由于汉武帝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汉昭帝、霍光继承其事业后,可以施行宽大的政令却没有改先人之道的嫌疑。宋神宗唯独不懂得这一点,因而使司马光蒙受了“三年改政”的讥讽,也成为小人假借继承前人思想来满足私心的借口。则汉武帝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贤明啊!    


相关练习:
《读通鉴论·武帝》《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读通鉴论·武帝》原文及翻译
诗经《终南》原文及翻译
诗经《小戎》原文及翻译
《郧溪集·武侯论》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报更·张仪》原文及翻译
侯方域《太子丹论》原文及翻译
《涸泽之蛇》原文及翻译
苏辙《龙川别志》(张公安道尝为予言)原文及翻译
《游榄山记》原文及翻译
庚信《春赋》原文及翻译
宋濂《霞川集序》原文及翻译
《徐乐轩〈樵歌〉序》原文及翻译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原文及翻译(二)
《百战奇略·罚战》原文及翻译
《晏以王者爱人》原文及翻译
苏辙《龙川别志》原文及翻译(二)
罗大经《山静日长》原文及翻译
《商君书·徕民》原文及翻译
《刘滂传》原文及翻译
《旗亭画壁》原文及翻译
《国语·阎没叔宽谏受贿》原文及翻译
《东坡志林·官职篇》原文及翻译
诗经《硕鼠》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期贤》原文及翻译
《旨深哉!司马氏之名是编也》原文及翻译
《义不可袭者也》原文及翻译
《天下分争之余,兵戈乍息》原文及翻译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