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韩信论》原文及翻译
朱彝尊
原文:
信不反也。何以知之?于信之报漂母知之也。方信在淮阴,一市咸笑其怯,母独为进食,宜其有知己之感。千金之报,不为重也。迨于楚为郎中,投汉为都尉,至此而天下遂无一人知己者,此信所由亡也。当其时蒙杰并起,可与就天下者惟楚、汉,信之亡,将安往哉?盖惟有穷饿于深山以没世焉尔,何也?彼其视郎中、都尉之遇,甚于胯下之辱也。乃高帝一闻萧何之言,不特赦其罪,且以为大将,又设坛场具礼,召居上座。自古君臣相遇之隆,未有若高帝之于信也。其知己之感,虽肝胆涂地不惜,彼蒯通之言,曾何足以动心哉?
天下已定,信未尝有纤毫之过,而陈平倡伪游之邪说,无故贬爵,使与绛、灌并列。其与郎中、都尉之遇何异?欲禁其无怨望之言,难矣。彼吕后者,包藏祸心,以为信不死,必不为所用。由是文致其辞,戮之钟室、史遂附会其说,谓与陈豨有执手之言。鸣呼!以信用兵之神,欲反则反耳,何藉豨为?信之视豨,犹绛、灌之属,不屑与之言者也。
然则信悔不用蒯通之计,非二心何?曰:其为是言者,深憾为女子所卖也。不然,以漂母一饭之不忘,忍负解衣推食之高帝哉?
(选自朱彝尊《韩信论》)
[注]绛、灌:指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韩信最初被封为齐王,后来被刘邦以谋反之罪贬为淮阴侯。
译文:
韩信并没有反叛。怎么知道的呢?从韩信回报漂母的事情就可以知道。当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整个市场上的人都嘲笑他胆小,只有那位漂母给他饭吃,他应该有得到知己的感激之情。千金的回报,并不算重。等到他在楚地做郎中,投奔汉军做都尉,到这个时候天下就没有一个了解他的人了,这是韩信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在那个时代,群雄并起,能够与之争夺天下的只有楚王和汉王,韩信的失败,他将能去哪里呢?恐怕只能是在深山中穷困饥饿到死。为什么呢?他将做郎中、都尉的遭遇,看得比胯下之辱还要严重。可是当汉高祖一听到萧何的话,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任命他为大将,并且设立坛场,按照礼仪来接待,请他坐在上座。自古以来,君臣相遇的礼遇之重,没有比得上汉高祖对韩信的。他对知己的感激之情,即使是肝脑涂地也不惜,那些蒯通的话,又怎么足以动摇他的心呢?
天下已经平定,韩信从未有过丝毫过错,而陈平却提出伪游的邪说,无故降低他的爵位,让他与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这与做郎中、都尉的遭遇有什么不同?想要禁止他没有怨恨的言论,太难了。那个吕后,心怀叵测,认为韩信不死,一定不会为她所用。因此,她罗织罪名,将韩信在钟室处死,史官于是附和她的说法,声称韩信与陈豨有密谋。唉!凭借韩信用兵如神,想要反叛就反叛好了,何必要借助陈豨呢?韩信看待陈豨,就像看待绛侯、灌婴一样,不屑与他交谈。
那么韩信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难道不是有二心吗?回答是:他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深深遗憾被女子所骗。否则,以他对漂母一顿饭的感激,怎么会忍心辜负解衣推食的汉高祖呢?
(选自朱彝尊《韩信论》)
相关练习:
相关文言文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文言文大全 浙ICP备05019169号-2 公安备案号 :3303810233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