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近义词: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反义词:自食其力、自强自力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
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例子:国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志。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哉。(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五回)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小国绞国(今湖北郧县),一直达到了绞国的南门。楚国大臣屈瑕对楚武王说:“绞国虽然小但却很轻狂,轻狂的人就缺少谋略。我们不要派人保护砍柴的樵夫,以此来引诱绞国人出城。”楚武王同意了。
第二天,绞国人发现楚国人在山上砍柴,又没有军队保护,就出城追击,结果捉到了30个楚国人,绞国人很高兴。第二天,绞国官兵争先恐后从城里冲出来,到山里追砍柴的楚国人。这时在山上埋伏的楚兵一齐冲下来,绞国大败。楚国迫使绞国在绞国城下签订了屈辱的盟约,然后才离去。
“城下之盟” 比喻在武力逼迫下和敌人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
相关成语
版权所有 成语词典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