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
拼音:wēi zài dàn xī
近义词:朝不保夕、危如朝露
反义词:安如磐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危险
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例子:现在桂林又~,柳州也将不保。(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谒后语:风前烛,瓦上霜
谜语:午安
成语故事: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国时代东莱黄县人。北海太守孔融敬重他的为人,几次派人到他家里问讯。
后来管亥率众包围攻打北海。正好太史慈从外地回家,他母亲对他说:“你不在时,孔融常常派人来照顾我,现在他有危险了,你该去帮他。”太史慈孤身一人来到北海,潜進城,见到了孔融。后来城围得更紧,攻打得更厉害了,眼看守不住了,孔融想派人突围出去求援,大家都觉得出不去,只有太史慈请求前往。最后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对刘备说:“我和孔融素不相识,因为敬重他来帮他。现在孔融被管亥包围攻打,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他知道你的仁义,派我突出重围来向你求救。”刘备说:“感谢孔融知道我。”于是派了救兵和太史慈赶往北海,北海得救了。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太史慈传》)
相关成语
版权所有 成语词典 浙ICP备05019169号